讲座回顾 | 殷企平教授做客同济外文讲坛

发布时间:2019-11-26浏览次数:217


1122日下午,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、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殷企平教授,受邀莅临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学。本次讲座主题为文化批评的来龙去脉,主要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及对文学、文化感兴趣的其他各专业学生。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。

殷企平教授提出,欲知晓文化批评的来龙去脉,须从“文化”与“文明”的分野入手。殷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“文化批评”的定义,他引用了伯杰(Arthur Asa Berger)关于文化批评的定义——文化批评是一项多学科、跨学科、泛学科或元学科的事业;文化批评家来自各种各样的学科,所用的思想也来自不同学科。紧接着,殷教授讨论了文化批评的对象,指出文化批评的关注重点是文本背后的观念支撑方式。随后,殷教授提出问题,对西方文学和文艺理论来说,文化概念在现代最重要内涵是什么?殷教授的《文化辩护书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》的观点是,就西方文学和文艺理论而言,在拓展文化观念的内涵方面,卡莱尔、阿诺德、罗斯金、金斯利和莫里斯等人就做了根基性的工作。但是《辩护书》也存在缺憾,它未能明确指出文化观念成熟的标志。殷教授说,几乎所有优秀的维多利亚作家都奋起批判独尊“事实”的文明,都表达了含有价值诉求的文化思想……他们或不约而同,或前呼后应地承担起了给“文化”和“文明”分家的工作。“文化”即批判,殷教授批判了“文明”的弊端,分析了整体和分裂,介绍了新批评作为文化批评的发展;他从当代英国文学家的言论中提炼出“呼吁反对分裂,呼唤想象力”的观点,并在讲座中表示,接下来会重视新批评家对世界文化的建设的贡献,也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关注。殷教授最后对讲座做出总结,“文化批评”,即针对“文明”弊端的批评活动。它反对“分离”,抗拒异化,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与和谐性。而对整体性与和谐性的诉求离不开想象力,而文学是最具想象力的学科。因此,“文化批评”的手段尽管是跨学科、多学科和超学科的,却需要以文学为中心,否则有可能流于肤浅。
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踊跃提问,现场气氛热烈,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